?近年来,吉安县以“五联六共”工作机制为纽带,以“党建链”串起产业链,推动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共融、同频共振,让“党旗红”与“产业蓝”交相辉映。
链上攻坚啃下发展“硬骨头”
“红色标注的是急需光学传******有限公司的“红链驿站”,正在召开吉安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的季度联席会议,链主企业党委书记张小建指着电子屏上的“供需热力图”向参加和列席联席会的链上企业介绍。
******有限公司等3家链主企业分别建立“红链驿站”,将64家企业、210名党员纳入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链党委,形成“15分钟党建服务圈”。
******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彭建文对此深有感触:“产业链党委的联席会议与‘供需热力图’,有助于链上企业快速找到合作对象。我们公司以前寻找配套企业要拨打几十个电话,现在‘一点即达’,为公司节省了20万元物流成本。”
“过去每家企业都******有限公司负责人曾祥荣算着经济账。
在吉安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的推动下,26家链上企业与园区优尔检测认证公司达成合作,共享检测中心,解决链上企业检测难、成本高等问题。这种协同模式现已扩展至物流仓储、集中采购等领域,节约资金超1000万元。
目前,吉安高新区围绕三大产业链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已攻克技术难题34项、申报专利96件。其中,博硕科技党支部研发的“高精度模具温度控制系统”填补了省内空白,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优化服务提升“满意度”
“我只是在营商环境监测服务平台上填报了诉求,从立项到拿到施工许可证只用了14天,这样的速度堪比沿海发达地区。”立讯技术数字能源产品制造项目负责人覃俊生手持“红链服务卡”感慨道。
这张汇集6个部门服务专员电子签章的卡片,是吉安县“双线服务”的创新实践。线上搭建营商环境监测服务平台,线下为每户企业选优配强一名企业特派员,形成“部门协调——政企协商——企企联动”的工作格局,实现了企业诉求有人应、企业困难有人解。
“全面摸排梳理链上企业所需所盼,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让企业家放心投资、安心经营、专心创业,是我们的目标。”吉安高新区科技发展局副局长陈碧莹介绍。
“红链服务卡”线上一卡通办理,线下需求、资源、政策、项目“四张清单”全面摸排,第一时间收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、难点、堵点问题。
吉安高新区两新组织综合党委副书记罗湾介绍:“专人对接、及时响应,有效提升了企业诉求办理便捷度、政策出台适配度、信息渠道整合度,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更多了,满意度更高了。”在吉安高新区,一名名党员就如一枚枚“红色齿轮”,分布在三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,以最优的服务推动产业链高速、有序运转。
产才融合激发“新活力”
在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,吉安(深圳)科创飞地的LED幕墙不仅照亮夜空,也点亮了吉安与深圳创新合作的璀璨之路。
这个“反向飞地”借助“党建链”与产业链的“双链共育”模式,推出“科创陪跑”计划,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缺人才、缺资金、缺资源等问题。目前,吉安县与深圳市35家科创企业签订“陪跑”协议,成功引进落户项目15个,是吉安县吸引创新资源和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窗口。
******有限公司因资金链紧张,企业发展面临严峻考验。吉安(深圳)科创飞地临时党支部了解情况后,迅速将有关问题反馈至吉安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。两地党组织迅速协同作战,大力实施“五联六共”工作机制,全面复盘辰驹科技的研发项目、资金流向、市场前景等情况,精准开出“药方”,借助政企联合发力、企企链上协调,为辰驹科技争取到一笔大型订单。
辰驹科技负责人接过订单文件,激动之情溢于言表:“这份订单犹如一场及时雨,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,生产得以有序运转,经营也逐步回归正轨。”
在深圳研发、在吉安转化,以吉安(深圳)科创飞地为平台,两地党组织全周期“陪跑”,助企业茁壮成长,与三大产业链携手共进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“我们就像企业身边的‘陪跑员’,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,随时提供能量补给。”吉安高新区科创中心负责人王智说。
更令人振奋的是,吉安县三大产业链党委化身“红娘”,积极搭建桥梁,让政府、企业、院校紧密“牵手”,打造出区域人才共育的全新生态。
如今,吉安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突破460亿元,新能源产业两年翻番,数字经济产业园蓄势待发。这片热土正以千帆竞发之势,向千亿园区目标全速迈进,党建赋能让高质量发展成为最鲜明的底色。(殷姿、周幸)